獎項

香港人道年獎 2013

鄧慧蘭教授於90年代開始以語言學方案研究香港手語及聾童手語和口語發展,多年來與聾人交流,她發覺社會普遍對手語存有誤解,窒礙手語在聾童教育可以擔當的重要角色,最終影響他們在教育以至就業的平等機會。「雖然聾人屬社會的少數,在學的每年大概只有2,000人,但教育理念應是『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放棄。」鄧教授決心改善香港聾人教育模式,增加聾學生進入大學、提升教育水平的機會。她期望除了純口語以外,也有以手語和口語為本的雙語教育方案。

鄧教授為香港及亞洲聾人組織了手語研究及手語教學的文憑和高級文憑培訓課程,他們畢業後具備資格報考大學或成為專業手語老師。已接受培訓的部分香港聾人,現時已在香港中文大學兼教香港手語選修課程,以提升大學生的香港手語能力及對聾人的認識。

鄧教授指,本港大部分聾童均在主流學校就讀,即使在聾童學校,老師亦是以口語授課,妨礙部分聾童學習。在2002至2006年,她與教統局合作嘗試在一所聾童學校引進聾人導師,配合健聽老師推行「手語雙語教育」模式,課堂反應尤佳,學生中文水平亦見進步。

另外,從2006年至今,鄧教授四處籌集資源開展主流學校的手語雙語共融教育方案,現有一所幼稚園和一所主流小學參與;加上嬰兒手語班和幼兒中文閱讀班,每年有70多位聾童受惠。接著更會有一所主流中學參與這教育方案,讓聾學生與懂手語的健聽學生一同成長學習,可望六年後,香港這首批在手語雙語方案下培育的學生能攜手升讀大學。

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