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抑鬱症,肯定是抗逆力不夠強、太軟弱了!」「面對壓力就說自己有焦慮症,其他人也有壓力!怎麼只有她有抑鬱症呢? 」你有聽過類似的說話嗎?社會普遍認為影響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就是個人的性格特質,所以心理健康不佳是個人責任,但其實環境因素也大大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4 年推出了一份報告,當中分析了影響心理健康的環境因素。首先,報告顯示了經濟能力與精神健康息息相關。低收入人口的教育水平較低,就業機會不多,亦難以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因此生活水平都普遍較低。這些因素構成生活壓力,對貧窮人口的心理健康有負面的影響,甚至有機會患上精神疾病,例如抑鬱症和焦慮症。
除此之外,不同年齡層的人亦會被不同的環境因素影響心理健康。以長者為例,他們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和比率較高,這亦與他們所面對的社會因素相關,例如地位衰落或與家人朋友失去聯絡,而老年人的孤獨更與酗酒、自殺念頭和死亡有關聯。
因此,影響心理健康的不止是個人因素!要改變整體社會的心理健康現況,就絕對不能忽略這些環境因素。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Breaking the vicious cycle between mental ill-health and poverty. Geneva: Mental health core to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shee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Social determinants of mental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112828/9789241506809_en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