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公立、私家、非牟利機構哪個較好?
第一是價錢的分別,公立服務首次見面$100,之後覆診每次$60;私家精神科醫生及臨床心理學家收費為每次$800至$2500不等;至於非牟利機構通常只有臨床心理學家,沒有精神科醫生,非牟利機構的臨床心理服務收費比私家便宜,由免費到$1500不等。(個別服務會按服務使用者的收入而調節收費,需向個別服務查詢)
另外就是時間上的不同,公立服務的輪候時間頗長,會面時間一般較短以及會面次數比較少,而非牟利機構和私家的輪候時間較短,會面時間一般較長以及會面次數比較頻密。
無論如何,服務使用者最後也需要個別再查詢哪項服務最適合自己。
8. 有沒有免費的精神健康治療服務?
除了以上提及過的部份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ICCMW) 和非牟利機構有提供免費服務,社會福利署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IFSC) 也可以經社署社工轉介,按情況再安排約見臨床心理學家,接受免費的臨床服務。
另外,部分公司職員福利包括免費心理支援服務並承諾保密,例如醫管局心靈綠洲為職員提供免費心理服務及治療小組,不少私營機構亦有與非牟利機構合作提供免費職員心理支援服務,大學學生輔導處亦會為學生提供免費的心理支援服務。
最後,網上有些教育資源及熱線均屬免費,但要小心了解機構背景,看看是否真的可靠呢。
9. 接受服務前需要準備甚麼?
醫生與臨床心理學家會問你問題,你只需要如實描述情況就可以了,就像平日看醫生一樣,醫生會你哪裡不舒服。當中多數會問起你的家庭、社交生活、工作、或者其他資料。(實際情況按個別服務可能有所不同)
接受服務時感到緊張、提及某些經歷時可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都是很自然的事,不要勉強,按自己覺得合適的步伐盡量坦白就可以了。
本文為說書人(2020):〈精神健康服務 - 9項你可能想知嘅事〉。香港:說書人。 取自:<連結>的書面語節錄及經修改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