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微歧視 (Microaggression)

「我都沒有惡意, 又怎會是歧視呢?」 - 沒有惡意真是一定不可能是歧視嗎?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一詞在1970年出現,最初用來描述美國人在日常對當地黑人有意無意的否定和侮辱。後來泛指在日常中較強勢的群體在語言、行為或環境上對被侮辱或文化上被邊緣化群體的輕視。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這些舉動都傳達了對另一群體的敵意、貶低或消極態度。

微歧視可分為「微攻擊」(microassault)、「微侮辱」(microinsult) 及「微忽視」(microinvalidation)。「微攻擊」是指針對一個人的身份或特徵刻意做出的行為,包括辱罵、迴避、刻意的不平等對待等,例如用貶義詞稱呼某個膚色的人群。「微侮辱」則是在溝通時隱約地傳遞出對一個人身份的無禮或不敏感,例如得知對方是精神病康復者後不覺意地遠離,暗示對方是危險和暴力的。而「微忽視」是排斥、否定或不理解某個群體所遇到的偏見和歧視,例如叫遭受歧視的人「不要過份敏感」。

一項研究指出,曾經歷精神健康挑戰的人最常遇到的微歧視來自家人、朋友及服務提供者,而非陌生人。他們的微歧視經歷包括被假設低人一等、承受人們對精神疾病的恐懼和羞辱、被誤解等。例如有人會認為「你在微笑,不可能是抑鬱症」,又或者誤以為精神病患者的智力必然低下;更有受訪者指出,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員對患者說話時,語氣就像假設他們不能理解指令一樣。

造成微歧視的人不一定是惡意針對某個群體,甚至很多時候是出於好意,因此更難以察覺它們的潛在影響,亦可能會令受到微歧視的人懷疑自己經歷的真實性(如「我是否受到了不公對待?他這樣做令我感到難受,我的難受合理嗎?我可以難受嗎?」)。所以,我們要對別人的經歷和感受更敏銳,嘗試設身處地思考對方的感受,亦學習如何溝通及表達尊重。

參考資料:

Barber, S., Gronholm, P. C., Ahuja, S., Rüsch, N., & Thornicroft, G. (2019). Microaggressions towards people affected by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 scoping review. Epidemiology and Psychiatric Sciences, 29. https://doi.org/10.1017/s2045796019000763

DeAngelis, T. (2009). Unmasking 'racial micro aggressions'. Monitor on Psychology, 40(2), 42. https://doi.org/10.1037/e515462010-019

說書人 StoryTaler. (2022, January 10). 微歧視學堂. Retrieved December 13, 2022, from https://zh.storytalerhk.org/post/%E5%BE%AE%E6%AD%A7%E8%A6%96%E5%AD%B8%E5%A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