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

你有遇過被形容為「坐不定」、「頑皮」和「不專心」的孩子嗎?的確,有些孩子的性格特質比較活潑好動,但若他似乎難以控制自己的好動和不專心,而這些狀況令他在學業或與人相處上面對困難的話,家長和老師或需要多加注意。因為孩子有可能患上「專注力失調 / 過度活躍症」,這些徵狀或會持續至青少年,甚至成年期。「專注力失調 / 過度活躍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神經行為發展障礙,分為三大類別:「專注力失調性」、「過度活躍及衝動型」,以及「混合型」。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專注力失調 / 過度活躍症患者多數呈現以下狀況—

  1. 「專注力失調性」:
    • 難以注意細節,容易因此犯錯(如功課看錯、看漏);
    • 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同一件事情(如:學習、日常生活、遊戲);
    • 難以按照指引做事,有困難完成日常活動;
    • 很容易受周圍環境或事情影響而分心等。
  2. 「過度活躍及衝動型」:
    • 常手舞足蹈,或在座位上不停地扭來扭去,難以安靜下來;
    • 常中途打擾或騷擾別人的活動;
    • 多言;
    • 問題還未問完,他們便搶著回答等。

這些狀況除了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社交外,成年人的不理解和批評有機會令他們的自我形象低落,更有可能導致情緒問題。

從現時的醫學角度,專注力失調 / 過度活躍症有生理病理的影響,因此部份病徵會隨著服用藥物的時間而減輕,但有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如輕微的睡眠問題、情緒煩躁不安等),因此必須經醫生診斷後,根據孩子的需要處方。

若果孩子常常手舞足蹈,甚至屢勸不聽,相信家長、老師會有感到氣餒,或是憤怒的時候。但若師長仍能嘗試給孩子多點耐性、盡量不責怪,並嘗試溫柔的問問他們,了解他們的行動動機、當刻感受和需要,有需要時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或進行評估讓孩子得到最適切的支援,相信對孩子和老師、家長都有更大幫助。

參考資料: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 陪我講 Shall We Talk (2020)。《專注力失調 / 過度活躍症》。香港: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取自<連結>

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2008)。《專注力失調 / 過度活躍症》。香港:衞生署。取自<連結>